赤壁赋一词多义整理
在苏轼的《赤壁赋》中,一词多义的现象十分常见,以下是一些关键词的多义归纳总结:
1. **望**
- 七月既望(名词,阴历每月十五日)
- 望美人兮天一方(动词,眺望)
2. **歌**
- 扣舷而歌(动词,唱)
- 歌曰(名词,歌词)
- 倚歌而和之(名词,歌声)
3. **如**
- 纵一苇之所如(动词,往)
-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(动词,像)
4. **然**
- 其声呜呜然(形容词词尾,……的样子)
- 何为其然也(代词,这样)
5. **长**
- 抱明月而长终(动词,永远)
- 而卒莫消长也(动词,增长)
6. **于**
-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(介词,在)
- 月出于东山之上(介词,从)
7. **之**
- 凌万顷之茫然(助词,定语后置的标志词)
- 扣舷而歌之(介词,在)
8. **乎**
-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(形容词词尾,像)
-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(形容词词尾,像)
这些一词多义的现象丰富了文本的表达,使得《赤壁赋》的语言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深度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苏轼如何运用“如冯虚御风”形容赤壁?
《赤壁赋》中“倚歌而和之”的意境是什么?
《赤壁赋》中虚词“之”有哪些用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