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工会经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

工会经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

工会经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

工会经费的计算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步骤:

1. 基本原则 :
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》,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%向工会拨缴经费。

如果企业因经济困难不能按期拨缴,可以与当地总工会协商分期拨缴或暂缓拨缴。

2. 工资总额计算 :

工资总额包括员工的基本工资、津贴、补贴、奖金、社会保险费、住房公积金等。

3. 工会经费计算方式 :

基本经费: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%计算。

4. 计算公式 :

应收全年会费 = 月会费(月平均工资 × 0.5%) × 12个月。

工会经费 = 职工工资总额 × 2%。

5. 分配比例 :

40%上缴县级(含)以上总工会,或由税务部门代收。

60%留存本单位工会使用。

6. 账务处理 :
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——职工薪酬》,工会经费应在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计提,并确认为负债。

实际支付时,应冲减之前计提的应付职工薪酬。

举例说明,如果某企业上一年度职工工资总额为1000万元,则工会经费计算如下:

```基本经费 = 1000万元 × 2% = 20万元```

因此,该企业应缴纳的工会经费为20万元。

请注意,以上信息基于最新发布的参考资料,具体计算方法和比例可能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。建议向当地总工会或税务部门咨询最新的规定和要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工会经费计算中包含哪些具体费用?

工会经费如何根据工资总额计算?

工会经费的分配比例在不同地区有何差异?